网友一说到关于气候投融资试点需进一步协同高效—零碳研究院碳报(第五十九期)或者和绿色金融和气候投融资这样相关的话题,总是能引起很多人的关注,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解。
2020年9月,我国明确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2022年6月15日,新京报成立零碳研究院。如何准确认识和把握双碳政策走向?在碳中和的背景下,不同行业和企业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研究院将从2022年6月起推出《碳新闻》,研究最新双碳政策、权威声音、低碳样本等重点内容,并进行分析解读。
目录
gt;gt;gt;保单快讯
12023年各省市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公布。
2中国气候投融资联盟在京成立
3我国首个氢能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发布
我国4家央企发布首套ESG披露指标
5《福建省工业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发布
6海南与加州签署谅解备忘录推动气候变化等领域合作
7兴业银行成立零碳产业联盟
8宁德时代与鄂尔多斯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9欧洲氢配额增加进一步刺激绿氢需求
10美国科学家再现“核聚变点火”突破
gt;gt;gt;特殊碳讨论
中国气候投融资联盟成立,推动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协同高效
文本
1.政策快车
A、权威声音
12023年各省市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公布。
8月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2023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指出,各省要根据非水电消纳责任权重,合理安排本省风电、光伏发电保障并网规模。严格落实西电东送和跨省跨地区输电通道可再生能源比例要求。原则上2023年比例不低于2022年实际执行情况。
零碳解读今年上半年,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超过煤电,成为第一大电源。在此背景下,可再生能源电力并网、跨省跨区输电和市场化交易成为推动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据悉,有消费责任的市场主体权重完成情况将根据持有的可再生能源绿电证书进行计算。此举将进一步刺激绿证需求,增加绿色覆盖率和绿电交易需求,提升我国绿色电力用电水平。
2中国气候投融资联盟在京成立
8月6日,北京绿色交易所与北京绿色金融协会在北京联合发起成立“中国气候投融资”,联合气候投融资试点地区以及金融投资机构、能源环保等各利益相关方企业、第三方服务机构。会上,北京绿交所与气候投融资试验区、金融机构、气候投融资服务机构等利益相关方举行合作签约,共同推动气候投融资深入发展在试点地区开展工作。
零碳解读在气候变化加速、极端天气更加频繁的背景下,需要加快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发展气候投融资,引导更多资金投入应对气候变化,是推动气候变化应对和治理的重要手段。此次中国气候投融资联盟的成立,为气候投融资领域提供了综合服务,有助于解决气候投融资领域面临的信息不对称、资金与项目错配等题。融资,推动气候投融资目标加快实现。有助于提升我国气候变化应对和治理能力。
3我国首个氢能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发布
近日,国家标准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建设指导意见》。氢能源产业标准体系”。提出了标准制修订工作重点,明确了近三年国内外氢能标准化工作的重点任务,构建氢能生产、储存、传输、利用等全产业链标准体系。系统地构建了使用。这是国家层面首个氢能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零碳诠释氢能能量密度高、碳排放最低、来源广泛。是实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碳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然而,氢能的发展仍面临重大技术、成本和安全挑战。氢能产业发展在氢气制备、氢气储运、加氢、氢能应用等方面仍存在不规范、不规范的题。题。该指南从国家层面为氢能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提供指导,为推动氢能产业更广泛推广应用提供保障。
我国4家央企发布首套ESG披露指标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办公厅下发《关于转发的通知》,主要内容包括《关于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编制ESG专项报告研究课题的报告》、《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参考指标体系》和《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参考指标体系》《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参考模板》。《指标体系》从环境、社会、治理三个维度构建了14个一级指标、45个二级指标、132个指标的指标体系;《参考模板》由10个一级标题组成,由26个二级标题和2个参考索引表组成。
零碳解读本研究为央企上市公司ESG报告提供了最基本的指标参考和格式参考。这将有助于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实现2023年ESG专项报告披露“全覆盖”要求,也将为国内统一ESG披露标准提供重要参考。但值得注意的是,《指标体系》将范围一、范围二、范围三三个碳排放范围视为“建议披露”指标,要求在《指标体系》规定的三个碳排放范围中披露。ISSB标准。要求有差异。
B.当地做法
5《福建省工业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发布
为加快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推动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厅环境部印发《福建省工业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规划明确了福建省“十四五”、“十五五”期间产业发展和减排目标,从深化产业结构、推进节能减排、促进绿色发展等方面部署了重点任务。制造业,发展循环经济。
零碳解读“双碳”背景下,工业作为碳排放的重点领域,不仅肩负着节能减排的重任,也是区域产业转型和重塑的重点领域。产业竞争优势。近年来,福建在储能、新能源汽车、海洋高新技术等产业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此次规划将进一步加快福建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步伐,推动福建绿色产业发展。
6海南与加州签署谅解备忘录推动气候变化等题合作
近日,中国海南省政府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政府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省政府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政府合作谅解备忘录》在加利福尼亚州首府萨克拉门托。据悉,双方将在气候变化合作、清洁交通、清洁能源和清洁技术、基于自然的气候解决方案等领域推动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
零碳解读今年7月,美国总统气候题特使克里访华,为改善中美关系、推动两国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提供了机遇。此次,海南与加州在清洁交通、清洁能源与清洁技术、基于自然的气候解决方案等领域开展交流合作,标志着中美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进一步深化,这也有利于推动全气候变化治理。
C.公司行动
7兴业银行成立零碳产业联盟
8月8日,兴业银行在杭州举办“绿色金融之旅——新能源产业绿色金融杭州峰会”,围绕新能源产业发展进行深入交流。同日,兴业银行零碳产业联盟宣布成立。联盟首批17家企业包括兴业银行及战略合作伙伴,将推动产业要素与金融要素深度融合,助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零碳解读实现“双碳”目标,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需要巨额资金投入。金融机构可以引导更多资源流向能源转型、产业升级、新能源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帮助提高绿色产品供给能力,助力经济社会各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此次由金融机构发起的零碳产业联盟,将把更多的金融力量融入到我国双碳事业的发展中。
8CATL与鄂尔多斯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8月5日,宁德时代与鄂尔多斯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结合各自优势,聚焦新型电力体系建设、产业布局、金融服务、人才培训等,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战略合作关系。
零碳解读宁德时代作为国内重要的电池制造商和新能源企业,在储能系统研发和新能源应用解决方案方面具有巨大优势。此次双方合作的重点是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而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离不开储能基础设施的投资,这是双方合作的基础。鄂尔多斯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天然气能源基地。双方的合作将有助于加快我国能源基础的绿色转型。
D.亮点
9欧洲氢配额增加进一步刺激绿氢需求
近日,欧盟规定,到2030年可再生氢占工业氢需求的比例应达到42%。为了满足这一配额,预计总共需要210万至420万吨可再生氢产量。与此同时,到2030年需要安装22GW至43GW的电解槽容量。
零碳解读2022年以来,欧洲加速能源转型,其中绿氢是欧盟国家集中发力的方向之一。今年以来,欧盟持续加大绿氢产业力度。今年2月,欧盟重新定义了“可再生氢”,并要求生产氢的电解槽必须与新的可再生电力生产连接。此次,欧盟成员国除了确保到2030年可再生氢占现有工业氢需求的42%外,还要求到2035年将相关比例提高到60%,这将极大刺激绿氢需求。
10美国科学家再现“核聚变点火”突破
8月7日,美国能源部下属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宣布,美国科学家再现“核聚变点火”突破,第二次实现核聚变反应净能量增益。去年12月,该实验室首次实现“核聚变点火”,创造历史。
零碳解读可控核聚变一直被视为推动能源转型、满足能源需求的终极选择。核聚变商业应用面临的最大题之一是如何实现净能量增益。此次,美国科学家在国家点火装置的实验中多次实现核聚变点火,产生比去年12月更高的聚变能量输出。这为全核聚变技术突破和商业可行性带来了希望。
2.碳专题讨论
中国气候投融资联盟成立,推动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协同高效
8月6日,北京绿色交易所与北京绿色金融协会联合气候投融资试验区和金融投资机构、能源环境企业、第三方服务机构在京共同发起成立“中国气候投融资联盟”联盟的成立得到了有关部委和气候投融资领域各利益相关方的支持和指导,将发展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气候投融资综合服务。
联盟成立仪式期间,举行了北京绿交所与气候投融资试点地区、金融机构、气候投融资服务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合作签约仪式以及金融机构支持气候投融资会议试点暨中国气候投融资联盟召开。推动举办两次气候投融资试点研讨会,共同推动试点地区气候投融资工作深入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我国气候投融资试点的示范作用。
1气候变化加速,气候投融资资金缺口扩大。
近年来,全气候变暖加速,气候系统不稳定加剧,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日益紧迫。在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气候变化影响的过程中,金融投资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全范围内,资金一直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进程和《巴黎协定》谈判的焦点。根据气候政策倡议组织《全气候融资格局十年数据》报告,2011年至2020年间,全累计承诺气候融资48万亿美元,平均每年4800亿美元。尽管气候融资以年均7%的累积速度增长,但目前的增长水平仍不足以实现15C的气候目标。气候政策倡议组织表示,预计到2030年,世界每年需要至少43万亿美元的资金流动。为了实现《巴黎协定》的气候目标,世界需要到2030年将气候投资增加至少七倍。
国内方面,根据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测算,我国实现碳中和愿景的资金需求总额将达到约139万亿元,年均需求约35万亿元,长期资金缺口更年均超过16万亿元。而且随着长期气候变化的进一步加剧,这个数字还将继续上升。与此同时,面对日益庞大的资金需求,政府的公共财政资金注定无法覆盖,大部分资金需要通过市场机制获得。
在此背景下,通过气候投融资试点来解决气候金融供需失衡显得十分必要。气候投融资作为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引导和推动更多资金投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是应对气候变化、完善气候治理、满足气候变化资金需求的重要手段。
2“双碳”目标提出后,我国气候投融资驶入快车道
自“双碳”目标提出以来,我国气候投融资工作加快推进。2020年10月,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的指导意见》,提出大力推动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发展。首次从国家政策层面
本篇文章讲解关于气候投融资试点需进一步协同高效—零碳研究院碳报(第五十九期)和绿色金融和气候投融资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广大网友。
N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