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都关注了疫情期间老人容易出现七种心理症状和一些关于新冠有没有打嗝的症状这样的热门话题,但是大家都不是特别了解,那接下来听小编的解吧!
成都日报
受COVID-19疫情影响,部分老年患者或多或少感到恐慌、焦虑,也有部分老年人可能反应过度、惊慌失措,出现持续性焦虑。那么,COVID-19疫情期间老年患者常见的心理反应有哪些呢?怎么处理呢?今天,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慢医院心理咨询师朱令梅专门为老年朋友讲解这些题。
主要呈现七类心理题
朱令梅表示,这次疫情中呈现的心理症状可以归纳为以下七个题
紧张、焦虑的情绪1、心情烦躁、烦躁,容易发脾气,无法控制地关注各种相关信息。2.我总是担心“肺炎”会发生在我和我的家人身上。尤其是住院老人的家属长期不能前来探望,会加剧他们的紧张和焦虑。
疑病症状态,担心被感染1、感觉被各种有关“新型冠状病”的信息包围,听到各种疫情信息时感到莫名紧张。一些患有身体或精神疾病的患者因此而加重。2、我怀疑自己得了“肺炎”,多次请求医生尽快诊治。
情绪低落情绪悲观、提不起精神、不开心、无趣、食欲不振或暴饮暴食,有的甚至会出现体重减轻。
睡眠障碍疫情期间,老年人外出时间大幅增加,导致睡眠节律紊乱,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时间缩短、质量差。如果短期内不能正确应对,养成一些不良观念和行为习惯,很容易转变成慢性失眠,甚至发展为抑郁、焦虑等。
强迫症状一些老年患者不断思考COVID-19的严重后果,并为此感到痛苦。
躯体症状当人承受巨大压力时,负面情绪会转化为躯体症状,包括身体疼痛、头晕、乏力、口干、低烧、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部不适等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表现。
与压力有关的身体疾病1.持续的情绪压力会导致多个系统出现题。例如,呼吸道症状包括哮喘发作、气道异物感、胸闷、干咳等。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出现或恶化。2、内分泌代谢系统表现为代谢紊乱、血糖不稳定、甲状腺功能障碍等。心血管系统则表现为长期应激后血压升高,诱发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甚至心肌梗塞。3、消化系统表现为打嗝、腹泻、便秘、消化道溃疡等各种胃肠道症状。
调节不良情绪,老年人可以这样做
作为长期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心理咨询师,朱灵梅表示,树立积极的心态是首要任务,因此老年人一定要了解重大疫情发生时的正常心理和身体反应,以及情绪之间的关系。和身体症状。可以积极调整心态,减轻躯体症状,有助于提高自身免疫力。此外,最好做到以下几点
保持有规律的日常生活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密不可分。有规律的作息、健康的饮食、适当的锻炼和正常的睡眠模式都有益于身心健康。把不能出门的这段时间当成短暂的内心修炼,进行室内活动,比如看书、做健身操、放松训练等。
调整情绪,保持沟通通过电话或视频与亲友保持联系,与医护人员和护理人员倾诉感受,与社会保持沟通,获得支持和鼓励。
不要看太多新闻,不要听信谣言每天有关疫情的信息铺天盖地,但每个人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却有限,尤其是老年患者。信息超载会导致不确定性增加。因此,我们要学会信息获取,只关注权威的科学信息,不阅读、相信、传播来历不明的信息。
主动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如果心情、睡眠、身体症状不能得到很好的缓解,及时寻求心理专业人士的帮助。通过心理医生的指导获得专业支持,积极调整心态。唐英编辑邓小红
对于疫情期间老人容易出现七种心理症状和一些关于新冠有没有打嗝的症状相关题,本文都有做详细解,希望对广大网友有所帮助。
N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