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文主要大家介绍08年百年难遇的暴雪,一场春运之痛,将中国逼成了“基建狂魔”,和一些关于疫情期间百年不遇的事的相关知识点,接下来就让小编为各位分享吧!
2005年至2017年的十二年间,我国新增高速公路7万多公里,通车总里程达到12万多公里,位居世界第一。
中国是一个爱昵称的国家。过去,名人和隐士都喜欢给自己起一个符合自己个性的绰号。如今,网民们热衷于给各种事物起不同的名字。
比如,中国近年来被戏称为“基建狂人”……
从字面上看,所谓“基建狂人”就是对“基建”抱有极大热情的人,而“基建”的全称是基础设施建设,一般是指为直接生产部门提供共同条件和公共服务的设施和人们的生活。包括公共住宅、交通、能源电力、水利、电信、环保等子项目。
近年来,从新闻中,人们确实时不时听到某个地方通车了,或者某个地方建了一座桥的消息。对道路格外重视似乎是我国的一大特色。
事实上,我国之所以如此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有“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老话,还源于“春运之痛”。
一
“国泰民安”也是当年中国的真实写照。数十年罕见的雪灾和地震,双双降临中华大地。新年伊始,人们的痛苦就已经开始了。
很多人对南方的印象仍然是“温暖如春”。然而,2008年,我国南方遭遇了特大雪灾。持续多日的雨雪,让这片温暖的土地笼罩在严寒冰雪之中。
持续的降雪,让没有暖气的南方气温骤降。零下的气温让南方人对雪花不再感兴趣。大家都在祈祷这场大雪快点过去。
气温骤降,给生活带来了一系列困难。严寒将街道上的汽车、高墙和树木冻成了坚硬的冰块,居民楼也随之停电停水。更严重的地方,房屋和电线杆倒塌。
南方20多个省份多地城市出现交通瘫痪,民众出行和基本温饱无法保障。
最重要的是,现在已经是年末了,很多在外打工的人都渴望回家过年。铁路运输的受阻,迫使这些人流落异乡。生活题、思乡之情,让很多人走向了崩溃的边缘。
那一年,火车站挤满了等待火车出发的旅客。一天24小时,人们在火车站哭泣。方便食品一度断货;
那些已经开始上路的人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情况更糟。一些列车半路瘫痪,不得不停下来等待铁轨解冻。汽车半路抛锚,只能绝望地等待修理;
长长的公路上挤满了车辆,无法前行。当时一碗方便面甚至卖到了100元的高价。即便如此,吃饭还是很困难。
新闻广播中,政府机构和私人机构正在沿着漫长的道路运送热水和快餐产品。这一幕一度让银幕内外的中国人落泪。
尽管如此,火车站仍以每天数十万人的速度增长,滞留人数不断增加。水、电、食物、交通都将面临考验。
面对如此严重的雪灾和全国大面积停电,中央指挥部举全国之力积极驰援,从全国各地调集物资和防冰雪机械设备,南下提供支持。
武警官兵也连夜出动。来自全国各地的军人、消防员、医护人员以及志愿者奔赴前线,抢修公共设施、恢复交通、救助冻伤患者。当年的新闻充满了风险。严寒中,有电力工人爬上高处抢修线路,不少一线员工在一线献出了生命。
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度过了百年未有的寒冬。困难虽然克服了,但也成为国家的心病,“基建狂人”诞生了。
二
“2008年特大雪灾”之后,中国电网经历了惨痛的教训。为了防止国内再次发生停水停电的情况,国家开始大力完善电力建设。其中,湖南电网被誉为“除冰狂人”,不仅获得了多项除冰专利,还向北方销售除冰机,足见这次雪灾的心理阴影给中国人民带来了。
庆幸的是,我们不是站在阴影中不敢前行的人。我们是一群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的人。
事实上,我国并不是从2008年以后才开始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从2000年到2015年的十五年间,我国发电量增长了四倍之多。2011年,它已经成功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国。
当然,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我们的人均用电量与其他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
说到基础设施建设,就不得不提到公路和铁路。
事实上,公路、铁路和水电的发展并不是相互分离的,而是同时交织在一起的,因为水电不仅在城市地区发展,而且还建在深山里,遇到一些交通落后的地区设施。一个村庄要发展水电,首先要开辟道路。
网友“淘淘帽子”分享了自己曾经在水电公司工作的经历。曾经,在大山深处进行梯级水电开发。水电站建设之前,必须修建通路。这真的就像在山上修路、在水上架桥一样。
当时,他的公司想要建造一座横跨山谷的桥梁。从施工开始,附近村里的一位老人每天都会把一张小板凳搬到一边。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司的同事去找老人谈话,让他每天都来看望他。什么。
老人的回颇为悲伤。他说,他每天都要从村子步行到山谷,花了一整天的时间。途中他要走山路,还得到附近的码头换乘渡轮。
当他知道自己要修一条穿越山谷的路后,他梦想着看到这条路修起来,并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走上这条路。如果他在桥建成之前不幸去世,他打算将自己的坟墓建在这座桥上。桥。
幸运的是,老人等到了大桥通车的那一天,公司董事长去和老人合影了。
这个故事表明,成为基建狂人并不是我们国家的一意孤行。基础设施建设关系民生。人民有需要,政府有回应,才能真正为国家、为人民服务。
以著名的港珠澳大桥为例。港珠澳大桥于2009年12月15日开工建设,2017年7月7日主体工程竣工,2018年2月6日完成主体工程验收,上午9时通车。同年10月24日。
目前,世界最高的10座桥梁中有8座在中国,且全部是2009年以后建成的。世界最高的100座桥梁中,中国占了80多座。其中北盘江大桥高565米,居世界第一。
2008年春节期间,遭遇了一场雪灾。十多个小时后不得不回家的旅行者,在这段旅程中显得尤为绝望。他们乘坐的是绿色的火车,前方是冰雪。
这也让国家认识到铁路运输的重要性。2008年,中国第一条高标准高铁——设计时速350公里的京津城际铁路开通。
此后,发展高铁就成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短短十几年,中国已成为全高铁第一大国。截至2020年底,我国运营里程达到379万公里,占全的三分之二。
我们不仅国内高铁发展很快,我们也在帮助外国人建设高铁。中方援埃塞吉铁路顺利建成。
1988年之前,我国公路总里程为0,但到2020年底,我国公路总里程达到35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
可以说,进入新世纪后,中国一直非常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但2008年春运的阵痛才真正让中国下定了加速腾飞的决心,真正成为了“基建狂人”。”。
当然,在基础设施疯狂背后,有那些名字不为人所知却默默贡献的中国人民。中国的腾飞不仅因为有领导的政府,更因为有英雄的中国人民。
2020年,疫情席卷全国,武汉雷神山、火神山医院相继投入建设。从2020年1月23日开工到2月2日竣工仅用了10天。
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男女比例达到1:1人,真正做到男女平等出力。正是因为有勤劳的中国人民,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基建狂人”。
结论
我们已经从痛苦中走出来了。除了记住痛苦之外,我们还必须找到避免痛苦的方法。中国人民并没有沉浸在悲痛之中无法自拔。相反,他们选择站起来,继续前进。这使得今天的中国人比过去的中国人更优秀,也永远走在未来。道路更加光明、平坦,是“基建狂人”的目标,也是人民群众的期盼。
作者黑猫
对于一些08年百年难遇的暴雪,一场春运之痛,将中国逼成了“基建狂魔”和疫情期间百年不遇的事相关内容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对诸位网友有所助益。
N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