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些苹果上线隐私新规App未经授权不得跟踪用户行为的相关话题,以及idfa是什么的题,想必很多人都想知道,下来听小编介绍。
经过近一年的等待,苹果终于推出了新的隐私法规。5月份,iPhone用户更新iOS145时,会发现新增了“AppTrackingTransparency”功能。只有当用户主动授权时,应用程序才能跟踪用户在iPhone上的行为。
据机构调查显示,苹果新隐私法规生效后,全超过80%的用户选择退出跟踪。随后,谷歌也宣布将在Android12中加入“隐私控制面板”功能。随着个人信息过度使用题日益凸显,手机厂商进一步优化隐私保护已是大势所趋。
设备广告标识符默认关闭
苹果的“应用程序跟踪透明度”功能旨在针对应用程序开发人员访用户设备上的广告标识符。
根据新规定,当用户完成iOS145更新并首次打开该应用程序时,他们将收到一个弹出窗口,询“您是否同意该应用程序跟踪用户在其他公司应用程序和网站上的活动?”有“请求应用不跟踪”和“允许”两个选项。如果用户选择要求应用程序不要跟踪,应用程序将无法再获取设备的IDFA。
以UC浏览器为例。小编在iPhone12上选择不追踪后,UC向手机推送了一条权限提醒,称“允许UC跨应用追踪,这实际上是让UC能够获取你的IDFA以提供更多信息”。符合您兴趣的广告可以有效改善您的用户体验。”
IDFA是什么?通俗理解,IDFA相当于设备的,里面可以记录用户的上网行为习惯,比如常用哪些应用、经常搜索哪些产品等。通过IDFA,App开发者可以形成行为习惯该设备的数据。
这些数据有什么用?第一是精准投放,正如UC所说,根据用户兴趣投放广告;第二个是用来检查广告的效果,也称为归因。假设用户在互联网上点击了某个淘宝商品的广告,设备的IDFA就会被发送到淘宝。当用户跳转到淘宝购物时,淘宝也通过购买行为记录获取IDFA。之后,通过淘宝的后台归因,我们可以确定用户来自哪里。
在iOS145之前,App开发者可以自行获取设备IDFA,而无需通知用户。新规定实施后,需要用户授权才能获取IDFA,相当于从之前的默认IDFA开启变为默认IDFA关闭。
全近90%的用户选择退出跟踪
“如果我在一个电商上浏览了几款化妆品,过几天我肯定会在另一个电商上收到化妆品广告。”智能时代,移动应用上弹出的广告越来越“智能”,而诀窍就在于能够掌握用户的使用行为数据,然后“随心所欲”。可以说,消费者长期以来深受个人信息过度收集之苦。
苹果的“AppTrackingTransparency”功能自推出以来就受到了用户的广泛欢迎。FlurryAnalytics的分析数据显示,自iOS145上线以来,约有96名更新iOS145版本的美国用户选择了退出广告跟踪,而全选择该选项的用户比例为88人。对全530万用户进行调查的结果。
在增加透明度的同时,苹果为开发者提供了另一种解决方案SKAdNetwork,该解决方案可用于衡量应用内广告效果,但只能获取有关用户的模糊信息,而不能像IDFA那样获取准确信息。不过,由于广告商将无法准确衡量和优化iOS广告,苹果此举被视为触及互联网广告行业的“蛋糕”。以Facebook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纷纷抗议苹果。有机构预测,由于苹果隐私新规的实施,近千亿元的互联网广告业务将受到影响。
隐私保护已成大势所趋
获取过多权限的应用以及无法关闭的应用广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个人信息泄露题不断受到用户诟病,信息保护的“警戒线”不断被设立。
5月,我国正式实施《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明确了地图导航、即时通讯、移动互联网等39类常见类型应用必要个人信息的范围。网购,并明确运营商不得因用户不同意提供不必要的个人信息而拒绝用户使用App的基本功能服务。例如,地图导航类应用所需的个人信息是位置信息、出发地和到达地,即时通讯类应用所需的个人信息是用户的手机号码和账户信息。
苹果新隐私规则上线后不久,谷歌宣布将在Android12中添加“隐私控制面板”功能,用户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哪些应用程序访了用户的摄像头、麦克风、位置、短信等权限,以及访时间和访频率,您可以直接在控制面板中取消应用程序的权限。业内预测,不少手机厂商将推出优化隐私保护的后续措施。
对于一些苹果上线隐私新规App未经授权不得跟踪用户行为和idfa是什么的相关内容,本篇文章已讲解完毕,希望大家喜欢!
N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