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想知道中俄边境700辆卡车排队等通关,口岸已开启24小时工作模式和关于疫情增兵边境这样的话题吗?就让小编带各位了解一下关于大家都关注的题。
“近日,在俄罗斯与中国边境,数公里长的卡车队列在俄罗斯一侧等待……”俄罗斯《消息报》5月15日报道称,今年春天,俄中边境口岸恢复开放运行活力增强,两国贸易额大幅增长。在此背景下,中俄边境贝加尔斯克-满洲里公路口岸俄方一侧卡车出现严重拥堵。
据《消息报》报道,在后贝加尔斯克边境检查站,等待通过口岸的卡车队列长达约7至10公里。卡车司机每天只能行驶约90至100米,等待时间甚至可能持续数周。由于拥堵严重,司机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今日俄罗斯》称,俄罗斯联邦海关总署远东局局长鲁德金15日表示,今年春天,俄中边境口岸重新焕发活力,俄罗斯注意到贸易额大幅增长两国之间通过该口岸。据他介绍,目前每天约有340至350辆车辆通过该口岸,15日上午约有700辆车辆在口岸排队。“我们将与中方合作解决这些题,减少拥堵。从今天开始,港口将启动24小时工作制度。我们希望增加通行能力,使车辆排队时间不超过两天。”拉德金说道。
随着中国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中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两国边境货运量不断增加。《今日俄罗斯》报道称,俄罗斯联邦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俄罗斯与中国通过远东公路口岸的货运量同比增长近50%,超过75万架次车辆出行。
随着两国货运量的激增,俄罗斯远东地区边境口岸的能力受到考验。后贝加尔斯克公路口岸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后贝加尔斯克-满洲里公路口岸今年1月恢复通关。该口岸是中俄边境最大的公路口岸。据俄罗斯驻哈尔滨总领事馆今年4月底发布的消息,今年一季度,后贝加尔斯克至满洲里铁路、公路口岸货运量达到500万吨,同比增长60多万吨。与2022年同期相比的百分比。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经济研究室主任徐伯岭15日向《》编辑表示,疫情发生后,重卡排队现象有所改善。中俄边境口岸情况严重,应考虑俄方通关基础设施不足、通关效率相对较低的题。比率低与双方工作时间差异等原因有关。徐伯苓表示,中俄贸易增长迅速,但相比之下,双方在远东地区的基础设施对接不平衡,俄罗斯建设严重滞后。过去四个月,俄罗斯政府批准了多个大型投资项目,其中大部分涉及远东地区的基础设施。
俄罗斯媒体分析称,外贝加尔斯克公路港俄罗斯一侧进出客货车辆始终共用同一通道,这极大影响了俄中卡车的高效通行,导致卡车长期拥堵。俄罗斯一侧边境口岸还有约1公里的专用货运通道尚未建成,这也影响了两国的直接联系。《消息报》援引当地物流公司的话说,解决题的唯一途径是改善边境基础设施。
俄罗斯赤塔海关新闻办公室5月12日宣布,自5月15日起,后贝加尔斯克公路口岸将以24小时开放模式试运行六个月,以缓解边境货运车辆拥堵题。中方同意俄罗斯关于24小时开放港口的建议。据塔斯社5月10日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向俄政府发出指示,要求俄政府加强协调,积极行动,加快在贝加尔斯克机场试点启动车辆通关电子排队系统中俄边境公路口岸。
据俄罗斯外贝加尔边疆区政府新闻办公室今年3月发布的消息,外贝加尔斯克公路港计划于2027年进行升级改造。港口重建的方向是扩大港口内部基础设施,如增加车道、检查区等。目前公路口岸每个方向有6条车道,改造后规划有12条车道。
据多家外媒报道,俄罗斯正在加快远东走廊建设。塔斯社5月10日称,俄罗斯总统普京下令研究一项增加乌拉尔、远东和西伯利亚粮食产量并增加对华出口的协议。普京要求内阁和俄罗斯央行在今年10月1日前制定通过“俄中新粮陆走廊”增加对华粮食出口的政府间协议。位于中俄边境的“后贝加尔斯克粮食码头”铁路中转设施是“俄中新粮食陆上走廊”的主要内容。该设施于2020年7月正式开工建设。公开信息显示,截至去年4月,中转设施建设已完成75座。该设施建成后,历史上俄罗斯粮食对华出口主要依靠黑海航线将会结束。
对于一些中俄边境700辆卡车排队等通关,口岸已开启24小时工作模式和疫情增兵边境相关详细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对各位网友有所助益。
N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