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讲解关于这场暴雨为何而来?有啥特点?的话题,和一些新乡出现强降雨原因是什么相关题,想必不少人都想知道,希望帮帮助到大家。
昨晚,一张照片淹没了朋友圈
“一千年一次!”
我们用这个词来形容7月20日郑州的暴雨。
7月18日18时至7月21日零时,郑州遭遇罕见的连续强降雨。全市出现大暴雨、特大暴雨,累计平均降水量449毫米。累计降水量超过500毫米的站有73个,其中最大的一个站为新密白寨,达875毫米。郑州市郑州、登封、新密、荥阳、巩义5个站日降水量均超过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极值。20日16:00至17:00,郑州该站降雨量达到2019毫米,超过我国陆地极端小时降雨量。
由于罕见持续强降雨,郑州市常庄水库、郭家嘴水库、贾鲁河等多个工程面临险情。郑州市遭遇严重内涝,郑州铁路、公路、民航交通受到严重影响。目前,郑州市约10万人已被疏散,洪水已造成12人死亡。
一张图告诉你河南暴雨有多大
根据《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相关规定,国家防总决定于7月21日凌晨3点将防汛级应急响应提升为级。
1
为什么说这场大雨是“千年一遇”呢?
19日20:00至20日20:00,单日降雨量5525毫米。17日20:00至20日20:00,三天降雨量6171毫米。其中,小时降水量和单日降水量均超过郑州1951年建站以来60年的历史记录。
郑州年平均降雨量为6408毫米,相当于上年这三天的降雨量。从气候学的角度来看,每小时降水量和日降水量的概率,以及通过分布曲线拟合的重现期,都大于一千年一次。
我们来看看这场“威力”的暴雨
郑州地铁5号线,车厢内被困多人。水位达到了他们的胸部,乘客们紧紧抓住扶手。
据河南消防报报道20日20时30分左右,多名消防人员乘坐郑州地铁5号线车厢抵达,人员已被救出。地铁5号线部分被困乘客已陆续疏散,隧道内疏散工作正在组织中。车厢内水位已降至小腿高度,被困乘客没有生命危险。
在暴风雨中展现你的真情!两名儿童在大雨中被冲走,市民涉水救人。
2
紧急救灾,各方闻讯立即行动!
巩义市是郑州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也是泽国的一部分。
其地势由南向北递减。米河镇是巩义市的东大门,距郑州约30公里。其地形类似盆地,周围地表起伏较大,中部地势平坦。泗水河自南向北流经米河镇,汇入黄河。
据《河南日报》报道,7月18日8:00至20日14:00,河南省平均降水量1036毫米,其中郑州平均降水量3068毫米。据中国天气网统计,过去7月份郑州年降水量平均降水量为1555毫米。据巩义市气象局7月20日17时10分左右通报,2021年7月19日6时00分至7月20日15时00分,巩义市出现暴雨、大暴雨、局地大暴雨。
据悉,巩义市多处房屋、围墙倒塌,造成1人死亡、两人失联。
当地民众非常焦虑和害怕。
公安、消防、各地积极组织救援。截至昨天21时00分左右,累计受灾群众1102户、3620人已完成搬迁。巩义市委、市政府及时启动红色预警,开展防洪一级应急响应。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指挥、一线调度。各乡镇全体队员带队深入村庄,排险救灾。同时,加强水利、交通、城管、电力等部门通力合作,加强对河流、水库、地质灾害、城市基础设施等的巡视检查,及时消除隐患。同时,做好可能进水的企业和有热炉企业的关停工作,防止冷热碰撞引发爆炸事故。目前,所有存在隐患的企业和生产线均已关闭。
风里雨里,都有人民子弟兵!
经中部战区批准,解放军指战员730人、武警官兵1159人、车辆60余辆、消防救援队指战员6760人次、车辆1383辆次、民兵690人、冲锋艇35艘、25784人次。其他各种救援设备也已部署。紧急救援。目前,救援工作仍在进行中。
7月20日,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伊河滩大坝发生决口约20米。堤坝受损严重,大坝随时可能崩塌。应伊川县人民政府要求,按照中部战区命令,第83集团军某工防旅紧急出动,星夜执行爆破、分洪任务。截至目前,救援工作仍在继续。
20日17时20分,中牟县官渡镇大王庄河段多处贾鲁河出现泛滥危险。武警河南总队机动支队特战大队、侦察中队、工兵中队等300余名官兵紧急乘车渡水,携带救援器材装备赶往事发地区。事件发生。他们担负着河堤加固、救援等任务。经过3个多小时的紧急救援,堤防得到有效加固。
目前,河南省受强降雨影响的城市正在全力组织抢险救灾工作。平顶山市鲁山县,应对强降雨,县里组织了22万人的防汛队伍,指挥部成员单位成立了1000人的防汛救援突击队,储备了22万余个编织袋、10成吨的铅线和突击艇。4艘船和1200多件救生衣。目前,鲁山县已启动防洪IV级应急响应,组织党员干部开展抢险救灾。
纪检监察干部闻“水”后也行动起来,积极投入防汛救灾第一线。从昨天上午到现在,巩义市社村镇全体纪检监察干部几乎没有休息过。他们奋战在一线,重点监督检查各村群众是否安全转移、防洪物资是否及时发放、防洪应急预案是否落实。
3
这场大雨为何而来?有什么特点?
对于这次强降水天气,河南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宁总结了5个特点
一是持续时间长。7月17日开始,河南省西部和中西部地区连续四天出现大范围强降雨,且强降雨还将持续。
二是累计降雨量大。全省平均降雨量1135毫米。郑州、焦作、新乡平均降雨量分别为357毫米、2106毫米、1945毫米。最大降水量出现在荥阳市环翠峪,达7280毫米。
三是强降雨范围广。全省降雨量超过50毫米的雨量站4098个,降雨量大于100毫米的雨量站1923个,降雨量大于250毫米的雨量站606个。
四是强降雨时段集中。强降雨期主要从18日夜间开始,北部、中部、西部地区出现大范围暴雨、大暴雨,局地大暴雨。
第五,极端。松山、偃师、新密、宜川、登封5个站建站以来日降水量均突破历史极值。松山、巩义、新密、偃师、登封等5个站建站以来三天累计降水量超过历史极值。
张宁表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大陆高压分别在日本海和我国西北部保持稳定,阻碍上游系统运动,造成西风带低值系统长期维持在华北、黄淮地区。受深层偏东急流和稳定的低涡切变影响,加之河南太行山、伏牛山特殊地形对偏东气流的强烈辐合抬升作用,强降水中心主要分布在西部和西部地区。河南省西北沿海。山区地势稳定,流动性较小,造成河南省长期降水。
4
河南省气象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
针对这一过程,河南省气象局认真贯彻落实全省防汛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司令员一号令要求,各级气象部门迅速行动,周密部署,落实战时工作机制,落实24小时防汛值班制度和领导。学费制度。
一是强化精准监测,利用气象卫星和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24小时连续观测,对全省地面和探空进行密集监测;
二是加强部门联动,滚动发布《重要气象信息》《气象信息快车》等决策服务材料,开展联合会商8次,与水利厅、气象局等部门配合自然资源部发布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报,并对全省进行指导。防汛办、省应急厅、省地质环境站启动响应服务,省、市、县气象部门第一时间将相关信息发送给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等级;
三是全网发布预警信息。通过短信、微信、微博、网站等渠道共发布预警信息1100余条,提醒责任人超4500万人次;气象部门各类新媒体发布预报预警、降雨情况、科普知识等信息300余条,覆盖1亿多人。
大雨还没有结束。
河南暴雨救援热线公布
5
大雨天我们该如何自救?
请保留本逃生指南——
最后一句话——
本文讲解关于这场暴雨为何而来?有啥特点?和新乡出现强降雨原因是什么的相关题,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N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