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26《柳叶刀倒计时》中国报告气候变化对中国人健康影响有多大?

小伙伴们都想知道一些关于COP26《柳叶刀倒计时》中国报告气候变化对中国人健康影响有多大?和全国气候分析英语作文初中的题,今天小编为大家详细的解说一下。

刘东澎湃新闻主编

2021年地发生了什么?下一次,我会成为被大雨和洪水困住的人吗?

当前,全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越来越现实和紧迫。11月8日,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进入第二周之际,清华大学地系统科学系设立的柳叶刀倒计时亚洲中心发布年度报告——《柳叶刀中国人口健康与气候变化倒计时报告》。

自2015年起,伦敦大学学院和清华大学与其他学术机构合作,共同撰写《柳叶刀人口健康与气候变化重大报告》。该项目旨在建立独立的全监测系统,追踪气候变化对人口健康的影响以及应对气候变化对人口健康的益处。该监测体系包含40多个指标,涵盖气候变化影响、暴露度和脆弱性五个主要领域;适应措施、规划和健康复原力;减缓气候变化及其对健康的协同效益;经济和投资分析;公众和政府参与。该项目的年度报告发表在顶级医学杂志《柳叶刀》上。

至于近期发布的中国版报告,沿用了《柳叶刀倒计时全报告》的指标框架,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改进了多项指标的研究方法。中国报告中的所有指标尽可能提供省级结果,以便各省了解其具体的健康影响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报告就气候变化对中国人民健康的影响提出了三个关键信息气候变化对我国居民健康的威胁日益加大。如果不及时干预,今年7月河南大暴雨等极端天气将会更加频繁;尽管在应对气候变化健康风险的许多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仍有改进的空间;如何应对极端天气,是每个政府部门、每个人的必修课。

“今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一方面,疫情屡屡让人们深刻认识到控制传染病的难度和健康生活的价值;另一方面,我国多地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极端天气灾害。全社会都在关注极端天气,关注程度空前高,气候变化已经非常明显,正在严重威胁着我们每个人的健康,我们应该及早采取充分的行动,避免未来将出现一连串的健康危机。”清华大学地系统科学系副教授刘、椰岛倒计时亚洲中心主任、报告主要作者之一蔡文佳告诉澎湃新闻。

报告指出,随着中国人口不断增加、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气候变化对中国人民的健康威胁也日益加大。与此同时,中国也正处于一个独特的机遇之窗如果中国能够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公共卫生风险,这将造福子孙后代。相反,如果不采取及时、充分、有效的应对措施,气候变化将对中国居民的健康和生命构成越来越大的威胁。

气候对健康的威胁继续上升

蔡文佳表示,这份《柳叶刀》报告利用25个指标,对2020年气候变化对我国人口健康的影响及相关应对措施进行了全面总结和评估。该报告由来自25家国内外顶尖机构的88位研究人员专家共同撰写。

蔡文佳表示,今年报告的主要发现与去年一致,即气候变化对中国人口健康的威胁持续上升。

报告发现,2020年,我国人均热浪暴露天数比1986年至2005年的平均天数增加了451天,导致与热浪相关的死亡人数增加了约92人。2020年,中国约有14,500人死于热浪。过早死亡,造成经济损失176亿美元;高温造成的劳动时间损失约为315亿工时,相当于全国总工时的13小时,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我国14年GDP的10%。

与2001年至2005年相比,2016年至2020年全国20个省份的人口更多地面临山火风险。与2004年至2007年相比,我国媒介伊蚊传播登革热的能力增加了2542016年至2019年的百分比。

此外,我国洪涝灾害发生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加。虽然我国应急响应能力的提升导致洪涝灾害受灾人数呈下降趋势,但2020年和2021年极端降雨事件的频繁发生可能会使这一下降趋势得到扭转。

报告还指出,即使在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不懈努力下,全平均气温上升仍有可能从目前的12度上升到15度,甚至上升到2度。因此,人类仍将面临比现在更严重的气候变化。迫切需要为气候变化,特别是极端天气做好准备。报告强调,这是每个政府部门、每个人的必修课。

今年报告的另一个特点是,特别强调了不同省份面临的不同气候风险,并按照风险增加的速度进行排名,从而明确了各省份增长最快的气候变化健康风险,希望能够促进各省份气候变化健康风险的发展。更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为此,报告作者特意打造了H5互动页面,让读者无需阅读整个报告,即可快速了解家乡或所在省份面临的最受关注的气候变化健康风险。

蔡文佳表示,由于各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中国各地区面临着各自特定的健康威胁。其中最令人担忧的是以下省份的健康风险正在迅速上升广东省的过度热浪、早期死亡、误工和登革热风险、四川省的洪涝和干旱风险、辽宁省和吉林省的山火暴露风险。根据这些威胁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对于提高气候适应措施的效率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气候危机是最大的健康威胁

今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气候变化影响报告,指出“气候变化是人类当前面临的最大健康威胁”。与新冠病疫情相比,气候变化对世界的健康威胁和影响程度更高。寿命更长。

10月26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推动气候行动高级别会议”演讲中引用《全柳叶刀倒计时报告》结论,并提到——气候变化是未来人口的决定性因素健康,因为气候变化的变化将带来广泛的饥饿、呼吸道疾病、致命的自然灾害和更多的传染病大流行。

蔡文佳解释说,理解“最大的健康威胁”的一种方法是气候危机影响人们健康的维度。对于人类来说,很少有像气候变化这样从多个维度全面影响人类健康的威胁。例如,气候变化通过增加高温热浪、日益严重的洪水和干旱以及海平面上升来影响粮食。产量、改变病媒生物的分布范围、导致心理疾病等等。

思考“最大的健康威胁”的另一种方式是气候危机对人口健康的影响程度。尽管COVID-19疫情被公认为世界上最严重的健康危机,并已在全造成超过500万人死亡,但气候变化与COVID-19疫情的不同之处在于,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将持续一段时间。很久。存在,并且没有像城市封锁这样的“快速治疗方法”。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如果不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到2030年,全每年因气候变化导致的死亡人数将上升至25万人。即使气候变化、人口增长和老龄化停止,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死亡人数仍将增加。短短20年内,气候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将超过COVID-19大流行。

“而且我们都知道,未来20年,我们将很难阻止目前气候变化形势逐渐恶化的趋势。事实上,随着老龄化和气候变化的进程,用不了20年气候变化将超越COVID-19疫情,成为最大的真正健康威胁。”蔡文佳说道。

报告指出,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健康风险方面取得的进展参差不齐。在适应工作方面,2020年,地方适应规划与评估、城市绿地增长、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等指标稳步推进。

但截至目前,我国尚未出台专门的国家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规划,大部分省份尚未开展气候变化健康风险评估和适应规划。气象部门对公共卫生决策的参与有限。今年5月新成立的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也尚未在其职责中提及应对气候变化。

在减排工作方面,我国正在积极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包括能源投资快速增加、清洁能源规模扩大、能源系统碳强度稳步下降等。然而,在全其他国家排放量因疫情普遍下降的同时,我国2020年排放总量因经济复苏而增长128%,我国碳排放控制面临巨大压力。与此同时,我国98个城市PM25年均浓度仍高于世界卫生组织上一版本10微克/立方米的指导标准。

决策团体之间缺乏有效对话

蔡文佳表示,中国正处于非常关键的时期。中国的公共卫生政策制定者正在总结应对COVID-19疫情的经验和教训,并成立了新的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提高国家公共卫生治理水平。

然而,中国不同决策群体之间缺乏有效的对话,对彼此政策议程的相互联系和影响的了解有限。这种孤立的决策带有一定的风险,中国可能无法同时应对COVID-19疫情。充分认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健康和经济效益。从长远来看,气候变化可能是比新冠病更大的全公共卫生威胁。

报告就此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例如明确提出“有必要将气候相关健康影响评估纳入2035年国家气候变化适应战略,并制定国家和区域层面的健康适应计划”。明确“目标和时间表”;应考虑将“降低气候变化健康风险”相关工作纳入年度“健康中国”行动重点;并列举了可能的优先事项。文章表示,期待未来不断加强与政策制定者的沟通,推动出台更多政策,协调应对气候变化和改善人口健康的努力。

责任

校对丁晓

想了解更多关于COP26《柳叶刀倒计时》中国报告气候变化对中国人健康影响有多大?和全国气候分析英语作文初中的详细内容,敬请关注并收藏本站。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

No Comment

留言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感谢你的留言。。。